近日,镇江街区、景区、乡村、文博场馆,春日特色文旅活动接连登场。无论是“博物馆+”的积极探索,还是银发旅游卡的创新实践;无论是老街巷的微更新,还是“百场村晚下基层”的文旅惠民……镇江正以春耕般的勤勉深耕文旅沃土,催热文旅消费一城春色。据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市接待游客同比增幅10.55%,游客消费同比增幅8.12%,均位居全省前列。
打造新模式,拓展消费新路径
镇江举行了“岁月鎏金 票藏时光发布暨2025年金山消费季·约惠春天镇当时”促消费活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联合发布了“银发+票根——岁月鎏金 票藏时光”服务消费创新产品,推介了全市春季旅游线路产品,发布了踏青好时节·春日出行券等。
活动以“政府给补贴,企业再让利”的形式让“真金白银”的优惠直达消费者。消费者可以凭“岁月票根”到相应景点、商户消费,到店兑换精美伴手礼、消费折扣券和文创产品。此次“银发+票根”创新产品的推出,是镇江坚持部门联动,主动迎合市场而进行的积极探索,旨在通过“票根”串联服务消费场景,推动消费从“单一购买”向“链式体验”转型,进一步拓展联动消费路径。
实施微更新,丰富消费新业态
周日的下午,京畿路人头攒动,今年火爆出圈使其成为网红路,文化底蕴厚重是它走红的关键。民国时期,镇江曾是江苏省会,当时的京畿路沿街商铺林立,商业繁华。至今,这里依旧有保存完整的古建筑20余处。吉庆里的江南三合院式民居、伯先公园等建筑群,沉淀着历史的印记,见证着文脉的传承。沿街摇曳的旗幌和充满现代烟火气息的商业,与老建筑群共同构筑起古今交汇、文旅融合的景观生态。
微更新是京畿路焕发新生的秘诀。为优化街区风貌,镇江市多部门联合,以“微更新”手法重塑街区风貌。精心设计“年代记忆”“街巷故事”主题墙绘,构筑微型文化景观带,激活网红打卡新场景;运用彩绘导览路径串联历史节点,优化游览动线;依托花箱座椅、复古灯饰等微景观,保留街巷历史肌理。改造后的街区,斑驳老墙蜕变为文化艺术长廊,深藏街巷的老建筑裹着历史的韵味跃入公众视野,与沉浸式文化体验共同构造出文旅消费新地标。
现在,不仅是京畿路,经折巷、水陆寺巷等多个镇江传统老街巷正凭借着城市微更新的东风焕发新生机,成为新名片。
落实惠举措,彰显融合新成效
2025年“百场村晚下基层”暨“欢乐大舞台”智慧广电乡村行——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丹徒区谷阳镇宝润发文化广场盛大开幕。活动现场,精彩的歌舞表演、精妙的戏曲唱腔、欢快的器乐合奏等节目,赢得阵阵掌声,让观众大呼过瘾。
本次“村晚”示范展示还配套丰富文旅活动,打造多元体验和消费场景。文创集市呈现全市考古新成果,拓印等手作体验活化传统文化;非遗集市集结恒顺香醋酿制、上党挑花等非遗技艺,立体展现镇江文化底蕴;广电集市聚焦智慧乡村建设,推出千兆宽带、5G电话卡等惠民业务,通过让利优惠推动智慧广电建设成果下沉;农产品集市集中陈列“百村百品”特色农创产品,搭建产销平台助力产业振兴。通过与主题集市联动,“村晚”成功升级为农文旅融合平台,实现了社会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近年来,镇江深入实施“十百千万”文化惠民工程,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动优质文艺资源直达基层。用一场场高水平的文艺演出,让市民在家门口尽享艺术盛宴,生动呈现了镇江地方特色文化与乡村振兴新风貌,充分彰显农文旅融合新成效。
(镇江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