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丰富,很生动,让我们深刻理解‘舟楫同渡’背后的生态智慧与协作精神,深刻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深邃,中华文明的辉煌。”这堂大运河畔的思政课让扬州市京华梅岭中学八年级学生杜思源回味无穷。
2月18日下午,由省文物局、省教育厅共同指导,中共扬州市委宣传部、扬州市教育局、扬州大学、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共同主办的扬州市“博物馆里的思政课”暨“运河思政·百校百馆”协同育人行动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启动。省教育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顾月华,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邵学文,扬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长金,扬州市副市长刘流、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陆岳新,扬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陈健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两厅相关处室负责同志,扬州市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教育部门、扬州市大中小学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发布了扬州市“运河思政·百校百馆”协同育人行动首批博物馆、纪念场馆榜单,并向首批导师团队颁发了聘书。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扬州文史专家华干林、扬州大学运河文化品牌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秦宗财围绕深化馆校合作,深挖文博资源,丰富运河思政内涵等内容作了主题分享。活动现场,5位思政课教师代表进行大中小学“博物馆里的运河思政”教学展示交流,为扬州市大中小学学生讲授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
(博物馆处 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