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物成为打开历史的钥匙,大运河的千年故事便有了最鲜活的注脚。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推出“文物里的大运河”系列讲座,以文物为核心,带你沉浸式解锁运河文化的密码。
每一件文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们是运河文化的“贴身印记”,更是运河历史的“直接见证者”。它们因运河而生、伴运河而存,既被运河的流淌所塑造,又成为运河文明的具象见证。这一次,让我们在文物与运河交织的故事里,读懂这条文化长河为何能流淌千年而不息。
讲座形式
线下讲座+云上直播
讲座主题
运河脉门:会通河上的闸坝
主讲嘉宾
吴志刚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
讲座时间
2025年10月26日(周日)
下午14:00
线下讲座地点
水韵剧场
嘉宾简介
吴志刚
吴志刚,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商周考古、运河考古研究,长期工作于田野考古一线,已发表论著数十篇。作为山东运河考古工作的主要人员,主持、参与了京杭大运河东昌府区土桥闸、阳谷七级码头、汶上南旺分水枢纽遗址、德城区闸子滚水坝、卫运河冠县东古城遗址、冠县北馆陶故城等运河重要节点的考古工作。
讲座内容
本次讲座,吴志刚先生将以运河上的不可移动文物——闸坝作为切入点,揭示会通河被称为闸河的原因并深入介绍闸坝的功能、类型、建设流程、管理制度、山东代表性闸坝等。
阐释设置闸坝的缘由,介绍闸坝的类型,讲解闸坝从选址、设计到施工建设的流程,结合考古成果简要介绍山东各地著名闸坝以及部分闸坝背后的故事与文化,通过这些文物,彰显中国大运河上以闸坝为代表的古代水工技术的先进性,认识到运河运行背后深厚的文物价值,进而带领大家深入领会古代水利工程的卓越成就。
讲座须知
1.预约此活动前,请提前预约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参观门票,并提前15分钟至相应活动地点签到。
2.未经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允许,活动过程禁止拍照、录音。
3.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可能采集并使用参与博物馆活动者的肖像(包括但不限于照片、视频),仅用于中运博对教育服务的公益推广,报名者、参与相关活动者视作同意中运博以上行为。
4.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教育活动为公益属性,冒用他人身份预约,或预约成功后转让、转卖活动名额的,一经查实将在12个月内暂停预约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