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部署要求,总结交流2024年工作,研究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动员全省文旅系统坚定信心、奋发进取,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走在前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出席会议并讲话。
刚刚过去的2024年,全省文旅系统主动担当作为,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贯穿全年工作主线,在守正创新中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各项工作亮点纷呈,成绩可圈可点。
会议强调,全省文旅系统要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及时跟进学习总书记关于文化、文物和旅游工作最新重要论述,更加自觉推动“国之大者”在文旅领域落地见效,始终把牢文旅发展正确方向和实践导向,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牢牢把握“走在前、做示范”光荣使命和“探索新经验”重大任务,更强担当推动文化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江苏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特别是赋予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光荣使命和“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的重大任务。
深学细悟笃行,推动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文旅领域落到实处,以高质量推进文化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新成效,更好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
坚持“两个结合”这一根本要求,发挥江苏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传承地的优势,整体推进“物”的保护利用和“人”的传承弘扬,推出更多彰显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大成果和文化产品,打造更多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典范。
抢抓“发展新质生产力”蕴藏的机遇,坚持用数字科技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下好文化创意、数字文旅、绿色旅游等新兴领域“先手棋”,不断塑造文旅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牢牢把握“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重大要求,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旅产品和服务。
聚焦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坚持人民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享有的主体、文化评价的主体,把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转化为人们生活品质和人民精神力量。
推动“供”与“需”适配。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现代旅游业体系“升级版”,把满足文化需求与增强精神力量统一起来,真正做到既“解需”、更“解渴”。
促进“形”与“神”兼备。用好艺术作品、公共文化机构、文化遗产、旅游景区等载体,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效发挥文化养心志、育情操的作用。
实现“横”与“纵”贯通。围绕扩大文化发展成果共享面,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的同时,推动工作重心下沉、文化资源下移,组织精品文物、精彩非遗和优秀艺术作品到基层展示展演,让丰富优质的文化盛宴与百姓“直接见面”,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牢牢把握“经济大省挑大梁”重大责任,担当好提振消费生力军。
文化旅游业已成为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重要领域。要结合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文旅消费提质扩容,努力以扩大文旅消费带动社会消费增量,为经济大省挑大梁多作贡献。
统筹提升传统消费与扩大新型消费。推动传统景点景区、乡村旅游、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等迭代升级,培育首发首秀、时尚国潮、旅居休闲等高品质消费,打造非遗民俗、旅游专列、水上夜游、邮轮游艇、低空文旅等新型业态产品,推出更多体现江苏文韵气象的小剧场演艺、情景演艺等优质文化演出,以文旅新供给提升消费者新鲜感愉悦感、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统筹深化文旅融合与发展人文经济。当下,农文旅、文商旅、文体旅等融合业态蓬勃发展,演唱会、音乐节等成为新的“城市名片”,推动了文化与经济双向奔赴、融合共生。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加大文物、博物馆与旅游融合发展力度,推广跟着演出、音乐、赛事、影视、美食等去旅行新模式,不断拓展“塑”的深度、提升“彰”的力度、扩大“融”的成效。要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推动文旅与相关产业功能互补、价值互通、资源互享,衍生跨界融合新产品新服务,创造多元消费新场景新空间,不断探索人文经济学新实践。
统筹促消费与惠民生。近年来,我省不少博物馆策划打造“创意来自典藏”的国货潮品,南京博物院小粉炉等“明星文物”的参观流量带动“潮牌文创”的消费增量,不仅让文物更好延伸进大众生活,也有效扩大了文旅消费。要引导各级各类公共机构拓展个性化文创、高品质特展、低票价演出等服务供给,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特色文旅活动,推出更多可感知、可体验、可回忆的消费服务,在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的同时,带动居民游客新消费。
牢牢把握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部署,以改革创新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
要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改革部署,落细落实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举措,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引领文旅高质量发展走在前。
在改革统筹上形成“江苏路径”。抓改革既要注重抓“大”,一揽子谋划艺术创作生产、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遗产、文旅产业、文旅市场等各领域改革,又要注重抓“小”,从老百姓普遍关心的“小事”、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入手推出改革举措,形成具有牵引性、原创性、示范性的改革事项。
在改革探索上展开“江苏实践”。坚持把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作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既要推进文旅工作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全方位创新,又要在推动艺术创作生产、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等领域率先探索突破,不断激发文旅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在改革实效上彰显“江苏特色”。文旅新机构组建以来,创新开展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公共文化服务“双千计划”、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小剧场建设等已成为成色足、特色浓的改革典型案例。要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通过推出务实管用的改革举措,培育更多有影响、有实效、可推广的文旅工作新品牌。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会议提出,全省文旅系统要扎实抓好年度重点任务,更大力度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走在前列。做好今年文旅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部署要求,自觉扛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改革,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加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当好提振消费生力军,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以文旅高质量发展实绩实效,更好助力文化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更多文旅力量。
会议要求,全省文旅系统要把责任扛起来,把精气神提起来,把干字当头、务实担当落到行动上,以新的发展实绩展现文旅新作为。
会上,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钱钢通报2024年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获得国家级及以上荣誉情况。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朱斌通报2025年全省艺术创作重点工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兼省文物局局长,南京博物院党委书记拾峰通报2025年全省文物保护利用重点工作。南京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盐城市、扬州市、江阴市、宿迁市宿城区等8家文旅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省政府办公厅、省财政厅有关负责同志到会指导。省文化和旅游厅领导班子成员、各设区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艺术、文物工作负责同志,厅机关各处室和厅直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政策法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