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20000014000271Q/2025-00004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生成日期: 2025-01-23
文号
名称 业态焕新激发文旅消费活力优质服务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
——2024年江苏旅游游客满意度调查研究年度报告解读

业态焕新激发文旅消费活力优质服务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
——2024年江苏旅游游客满意度调查研究年度报告解读

发布日期:2025-01-23 17:00    

  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推进文旅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我厅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了江苏旅游游客满意度调查研究工作。现将2024年江苏旅游游客满意度调查研究情况公布如下:

  一、全省旅游游客满意度持续保持“满意”水平

  2024年,全省旅游游客满意度调查主要围绕城市整体环境、旅游区点质量、旅游相关要素、旅游安全保障、文旅融合发展、智慧旅游建设、文明旅游宣导、诚信旅游、旅游口碑等方面开展。经综合评价,全省旅游游客满意度得分为84.08分,继续保持在“满意”水平。

  二、全省旅游游客满意度各项指标稳中有进

  (一)宣传营销创意多元,旅游品牌更加响亮

  城市整体环境满意度为84.85分。全省文旅系统创新宣传方式,积极打造“水韵江苏”品牌形象,涌现出“水韵江苏”新媒体品牌营销引客入苏、“阅山河·江苏行”直播宣传推广活动等优秀案例。推出《你所不知道的水韵江苏》大型文旅深度探访融媒体节目,以“特色小镇”为切口,向广大游客宣传“水韵江苏”的别样韵味。持续举办文旅消费推广季、乡村旅游节、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等推介活动,引导各地推出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措施和活动,吸引更多游客来江苏感受美的风光、美的味道、美的人文、美的生活,收获美的发现。

  (二)旅游区点提质升级,游览体验更加舒适

  旅游区点质量满意度为84.05分。出台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升入境旅游便捷性体验感等政策文件,推动旅游区点基础设施、服务质量全面升级。连云港市连岛景区创成5A级旅游景区,苏州东太湖创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两廊两带两区”建设逐渐由蓝图变为实景,南京幕燕滨江、扬州运河三湾、南通启东圆陀角、宿迁皂河龙运城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并持续优化完善。全省旅游整体吸引力较高,游客中心、标识系统等硬件服务以及环境卫生、管理与服务质量等软件服务受到游客肯定。

  (三)旅游要素业态更新,消费场景更加丰富

  旅游相关要素满意度为83.86分。各地围绕旅游要素业态更新、场景创新推进文商体旅融合发展,积极打造特色街区、特色民宿等消费场景,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消费选择。常州天目湖旅游度假区滨湖片区等4个街区获评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南京市老字号餐饮品牌推出“秦淮八绝”“金陵十二菜”等国潮餐饮,加强旅游餐饮品牌推广与塑造。徐州市杉杉奥莱沉浸式微度假商业综合体创新搭建沉浸式消费场景,为游客提供更为丰富的购物体验。常州市溧阳市通过规划先行、联合审批、信用评价等多种方式,培育“溧阳茶舍”民宿品牌,为游客提供更有品质的住宿产品。

  (四)安全管理常抓不懈,服务保障更加精细

  旅游安全保障满意度为84.29分。全省文旅部门统筹发展和安全,多措并举守护广大游客出游安全。建立健全旅游安全领域相关标准制度,发布《江苏省文化和旅游行业较大以上安全生产风险目录》,编制《江苏省等级旅游民宿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从业人员大练兵活动,推进旅游安全精准管理,切实提升应急处理能力。聚焦重点时段、重点领域开展旅游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创新日常监管方式、宣传手段,提高游客和旅游从业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确保文旅市场安全有序。加强营业性演出、剧本娱乐内容审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守牢意识形态安全。

  (五)文旅融合不断深入,新业态产品更加优质

  文旅融合发展满意度为84.44分。全省文旅部门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持续深化文旅融合。结合“演出经济”发展新趋势,出台促进营业性演出规范繁荣发展政策,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升演出质量。围绕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出台博物馆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措施,推出家门口看大展等系列活动,为游客推出更多“逛展”新体验。各地深挖本土文化内涵,结合沉浸式演出解锁文旅新玩法,南京市《心印·中华门》、苏州市“拙政问雅”、徐州市《彭城风华》等,为游客提供更多元化、更具深度的旅游体验。

  (六)智慧旅游向新而行,科技赋能更加精准

  全省智慧旅游建设满意度为84.22分。各地深入推进文旅与科技深度融合,创新打造一批具有行业代表性的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行业大脑”多源数据省域共享赋能行业发展项目入选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君到苏州”“下扬州”“常享游”等智慧文旅服务平台功能日益完善,明显改善游客出游便捷性和舒适度。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南京“金陵寻梦·夜瞻园”、苏州湾数字艺术馆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扬州“二分明月忆扬州”等沉浸式体验项目频频“出圈”,受到市场和游客青睐。

  (七)志愿服务落细落实,文明新风落地生花

  全省文明旅游宣导满意度为83.89分。各地常态化开展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工作,通过拍摄文明旅游宣传片、开展志愿服务等方式,营造文明旅游良好氛围。国庆假期,南京市5000多名文旅志愿者分布在重点景区、文博场馆,为游客提供志愿讲解、游览指引等服务。苏州市推出“文明旅游体验官”活动,鼓励市民和游客通过随手拍的方式记录文明时刻。连云港市花果山景区推出“文明畅游”青年志愿服务车,为游客提供细致入微的志愿服务,赢得游客好评。

  (八)信用赋能诚信建设,市场监管更加有力

  全省诚信旅游服务满意度为82.94分。各地不断完善文旅信用体系建设,创新信用监管手段,努力营造诚信致富、守信致远的市场氛围。南京市全面推广信用承诺线上填报制度,要求旅行社、网吧、博物馆等进行信用承诺线上填报。无锡市结合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要求,构建“跨江环湖”优旅联盟,发布诚信旅游线路,拓展信用应用场景,加强文旅市场监管,保障游客合法权益。苏州市探索“双随机+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联合24个市级部门实现企业信用风险等级自动、智能分类,全面压减检查频次。

  (九)旅游口碑持续提升,城市形象更加鲜明

  旅游口碑满意度为84.23分。各地通过优化旅游环境、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服务质量,明显改善游客游览体验,国内外游客推荐意愿、重游意愿高,形成良好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