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北新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进行时

发布日期:2024-08-23  17:19    信息来源: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8月15日,在烈日的炙烤下,于酷暑的蒸腾中,由南京市江北新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南京大学联合组建的专业普查团队前往江北新区各个文物点进行实地考察,酷暑天气里,连日开展实地普查工作,扎实推进四普工作。



  外业的实地调研工作离不开充分的内业工作准备,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文物普查工作顺利推进的“双足”。

  2017年5月,江北新区直管区成立,7月,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南京江北新区行政管理事项的决定》,江北新区负责新区直管区范围内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目前,江北新区负责管理的不可移动文物点为133处,涵盖了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和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多种类别。

  按照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江北新区直管区范围内待复核的文物资源点为147处,普查工作队制定了详细的《江北新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实施计划》,从易到难,按部就班,稳步推进四普调查工作。



  在每次外出调研前,普查队队员首先会以街道为单位与文保单位所属地负责人进行对接,了解文物点的最新情况以及是否便于进行现场调研,从而根据已经确认的点位进行调研路线的规划。紧接着,普查队员从队长处下载需要调研文物点的三普资料,仔细阅读上一次普查工作的成果。同时,查阅江北新区以往的历史文物和文献资料,如《江北文脉》《文化江北》等书,对外出调研的不可移动文物信息进行初步把握,并在系统中完成基本信息的录入。普查队员们各司其职,同步信息,做好上面两步准备工作,确保全员“心中有数”,为外出调研的高效顺利推进打下基础。

  周密的内业筹备工作结束后,普查队员们按照计划前往各个不可移动文物点,根据工作指南中的标准与规范,对每一处文物进行拍照、摄像、RTK打点、测距仪测距、现场手绘建筑平面图草图以及数据复核、登记。他们不仅详细记录了文物的尺寸、形态和结构等基本信息,还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获取文物及其所处区域环境的高清影像资料。此外,为深入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普查队员们还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同时走访当地居民,收集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完善四普登记表奠定了资料基础。

  近十年来,江北新区飞速发展,地貌环境变化巨大,很多文物资源点的三普资料中所提供的道路、村庄等参考信息,已经完全改变。普查队依据社区老人的现场引导,同时结合2014年前的卫星地图数据,从而确定遗址的位置和范围。

  在外业工作中,为精确收集每一处文物的普查数据,普查队员们一路“披荆斩棘”。8月,正值三伏天里,普查队员们于烈日炙烤下顶着高温前行,他们挥汗如雨;夏季水热条件好,古遗址、古井、古桥等文物点常被茂盛植被所遮挡,他们遇草深处便除草开路;过荆棘地、翻越围挡、被马蜂袭击、意外摔倒......在艰难的环境中,普查队员们依然保持着高度专业精神和敬业态度,一处一处寻“遗珍”,为普查工作贡献力量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专业素质与能力。

  外业调查结束后,普查队员们回到室内,进行内业工作的第二部分——数据整理与一天的工作总结。队员们将采集的数据、拍摄的照片逐一录入普查系统,对复查的信息、新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查漏补缺,同时制作一天的调研日志进行存档。至此,一次充实而深入的外出实地调研才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文物普查工作不仅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遗产的进行调查和记录,它更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文化传承和保护行动,是文化强国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心系传承,步履不停,南京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持续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