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文物——扬州邗江四普队发现吴惟华天中塔碑附属文物新线索

发布日期:2024-10-08  18:19    信息来源:扬州市文广旅局 邗江区文体旅局

  为稳步推进扬州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10月2日,邗江区文物普查队来到三汊河口的高旻禅寺,开始紧张有序的文物复查工作。

  高旻寺始建于隋代,屡经兴废。1983年,国务院将高旻寺列为全国重点寺观之一,批准恢复重建,1986年被邗江县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内现存天中塔、弥勒殿、水晶宫、天中塔后记碑等附属文物三十多处。



  普查过程中,队员们发现一块高约1.6米,但并不在文物名录上的青石碑刻。碑刻上端虽然残断,下端却比较完整,依稀可见“顺治乙未春”等字样。院内常年修行的师父介绍,残碑是在庙宇修缮时发现的,虽然风化严重,碑末却有“吴惟华熏沐题书”等字迹,可能与天中塔的捐建者有关,所以高旻寺的师父决定将其镶嵌在碑廊一隅保护起来。

  经内业团队甄别,该残碑碑文与清代文献《天中塔碑叙》一致,顺治八年(1651),江南河道总督吴惟华为纾缓水患,于三汊河岸“鸠众捐金”筹建浮屠,名唤天中塔,顺治十一年(1654)秋塔成。顺治十二年(1655)春,吴惟华撰文述其始末,刘锡科勒石,是为“天中塔记碑”。同年秋九月,吴惟华复撰后叙,是为“天中塔后记碑”。可基本认定为“天中塔记碑”,是高旻寺行宫的遗物。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百年前,神州罹难,高旻寺毁于战火,两碑破碎分离;百年后,中华复兴,高旻寺古刹新生,两碑因缘和合。新时代,邗江文物人越普查越自信,在触摸历史脉搏的同时,立志唤醒更多沉睡的“天中塔记碑”,让文物的光芒穿越历史、照进现实、点亮未来。

 

(扬州市文广旅局 邗江区文体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