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20000014000271Q/2023-00113 | 主题分类: | 产业发展 |
发布机构: |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 生成日期: | 2023-06-14 |
文号 | 苏文旅函〔2023〕140号 | ||
名称 |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938号提案的答复 |
陈剑光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内容+数字驱动为主导促进江苏文旅新发展的提案”收悉。经商省发展改革委,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和《江苏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建立常态化推进机制,推动数字技术在文旅领域的广泛应用,尤其是面向全省研究出台《江苏文化和旅游领域数字化建设实施方案》《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扎实推进文旅产业数字化发展。
一是夯实文旅产业数字化支撑。推动“云、网、端”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扩大5G、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新兴科技在文旅领域的应用普及,支持建设一批文旅创新载体,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可触可感的产品和服务。全省认定智慧文旅示范项目46个,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9个,省级文旅装备技术研发中心10个,有7个项目入选全国智慧旅游典型案例。建成运营江苏智慧文旅平台,统一归集全省文旅数据2.4亿条,一站式提供文旅智慧服务、智慧监管、智慧分析,获评“智慧江苏”标志性工程、数字江苏优秀实践成果。
二是推动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我厅实施数字文旅产业提升行动,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引导各类文化产业园区打造创新发展平台,依托苏州元和塘文化产业园、南京新城数字文化产业园等省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打造一批有规模能级的数字文旅产业集群。南京达斯琪科技、常州金刚科技、苏州大禹网络等一批省内企业成为数字文旅领军企业。近三年,利用省级专项资金扶持项目341个,其中,数字文旅产业项目占到了1/3。同时,注重用数字化促进文旅产业结构升级、链条优化、价值拓展,支持旅游景区、度假区、星级饭店、旅行社等智慧化转型,大力发展数字文娱、数字创意等新业态,提升数字文旅产业竞争力。结合全省“两廊两带两区”文旅发展布局,实施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数字再现工程,形成大运河及长江文化数字化的“江苏名片”。
三是推动数字技术赋能文旅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运用数字技术在更广范围促进优质文旅资源转化为优质文旅产品,引导各地挖掘用好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增强技术创新、场景创新能力,打造一批省级以上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培育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建设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进一步挖掘本土地域特色,融入数字化文旅产品,设计开发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海滨风情、世界遗产旅游等跨区域文化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海内外游客感受水韵江苏之美。
四是发展数字化文旅消费新场景。集成全息呈现、数字孪生、高逼真、跨时空等新型体验技术,大力发展云旅游、云演艺、云赏景、云观展等数字化文旅新体验,培育定制消费、智能消费、互动消费等新模式,推广电子票、云排队等新方式,努力实现文旅消费更具多样、更有活力、更加便捷。引导景区景点“上云用数赋智”,普及景区电子地图、线路推荐、语音导览等智慧化服务,建成一批智慧旅游景区。全省现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2家、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单位24家、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45家,与江苏银联合作建成两批共45个省级文旅消费便捷支付示范区,探索出“云旅游、云运营”新模式。以第三代社保卡为载体首发“水韵江苏”数字旅游卡,已售出超11万张,累计销售3160万元。
下一步,我厅将认真研究吸纳您的建议,围绕强化“内容+数字”赋能,更高质量推动江苏文旅数字化发展。一是发挥江苏高校和科研院所优势,围绕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在文旅产业的应用,建设创新载体,加大数字文旅技术研发,不断开发数字文旅新场景。二是加快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传统文旅业态数字化改造提升,支持利用数字技术打造文旅融合产品,不断提升数字文旅产业规模效益。三是完善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体系,支持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打造动漫游戏、数字文旅装备等产业集群,扩大“水韵江苏”数字旅游年卡覆盖面,助力文旅市场加快全面复苏。四是深入挖掘数字化文旅传播潜力,加强“水韵江苏”文旅品牌数字化推广,提升“水韵江苏”文旅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您的建议,为我们加强和改进文旅产业数字化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和借鉴。感谢您对我省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支持。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3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