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20000014000271Q/2023-00090 主题分类: 公共服务
发布机构: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生成日期: 2023-06-06
文号 苏文旅函〔2023〕111号
名称 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4002号建议的答复
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4002号建议的答复
【信息时间: 2023-06-30 17:13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字体:

周晓燕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申报淮扬菜国家级非遗目录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江苏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淮扬菜不仅享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美”的美誉,而且以其兼容南北菜系之长作为开国第一宴。近年来,我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高度重视淮扬菜烹制技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传承和发展,建立健全名录体系,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持续开展项目宣传传播,为做好淮扬菜烹饪技艺申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创造条件。

一是开展项目资源调查。淮扬菜烹制技艺主要发源地为扬州、淮安,我厅多次组织对淮扬菜烹制技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资源进行梳理调查,研究分析项目内涵和价值意义,并在江苏智慧文旅平台建立档案,为开展分类施策夯实基础。目前,扬州、淮安淮扬菜烹制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各级政府公布非遗代表性项目173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4项、市级62项、县级96项;认定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34名,其中国家级1名、省级8名、市级79名、县级46名。现有中国淮扬菜博物馆、冶春茶社、淮安文楼等非遗传承设施场所80处。

二是组织项目申报论证。去年11月,经省政府批准,我厅印发《关于组织开展推荐第五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指导扬州、淮安两地认真分析淮扬菜烹制技艺类非遗项目存续状况,遴选推荐了19个相关项目参加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评定。今年以来,我厅先后两次组织相关部门专题召开淮扬菜烹饪技艺非遗项目申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研讨协调会,为申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做好准备。

三是注重传承人群培养。持续指导扬州大学、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等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举办美食烹制技艺传承、乡土名小吃制作技艺等饮食类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培训班,组织淮扬菜厨师技能培训,帮助项目非遗传承人开阔眼界、提升理论素养,目前共培训2000余人次。同时,组织淮扬菜烹制技艺类非遗项目进扬州旅游商贸学校、淮安市人民小学,邀请非遗传承人举办讲座,开展互动体验,提高传承实践能力。指导淮安、扬州定期举办中国扬州淮扬菜美食节、淮扬菜主题大赛等活动,促进传承人群提升烹饪技艺和菜品传承创新能力。

四是推动项目与旅游深度融合。我厅与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联合推出非遗美食地图小程序,让淮扬菜烹制技艺类非遗美食产品供游客可观、可尝、可购。创新开展“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活动,推动扬州组织富春茶点制作技艺进瘦西湖等景区、淮安组织淮帮菜制作技艺等40多个项目进驻里运河文化长廊,打造非遗与旅游融合新场景。今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在扬州举办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工作现场交流活动,与会代表现场观摩、体验淮扬菜烹饪技艺,大大提高了该项目在全国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是加大项目宣传传播力度。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及传统节日之际,组织举办非遗购物节、非遗市集等活动,加强对淮扬菜烹制技艺宣传传播,营造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项目的浓厚氛围,并带动了该项目传承人就业增收。组织淮扬菜烹制技艺类非遗项目赴新加坡、迪拜进行展示,推动江苏非遗美食走向世界。连续举办四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五届中国(淮安)大运河城市非遗展,设置包括淮扬菜烹制技艺非遗美食专区,得到参展观众一致好评。在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打造出品的《非遗里的中国》江苏篇中,重点推荐淮扬菜烹制技艺,节目于5月2日在央视一套首播,网络影响力综合指数位列当晚黄金档电视节目第一名。

下一步,我厅将认真研究吸纳您的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根据第五批江苏省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评定工作安排,如扬州、淮安推荐的市级淮扬菜烹饪技艺项目入选省级项目后,我厅将协调相关行业专家开展多方论证并督促两地相关部门成立工作专班,组织申报国家级项目实施方案拟制、申报书撰写、申报片拍摄及宣传传播等相关事项。

二是完善要素保障。指导扬州、淮安两地完善中国淮扬菜博物馆、冶春茶社、淮安文楼传承场所配套设施,增强传承场所保障能力。深入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开展淮扬菜烹制技艺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工作,落实传承人补助政策。鼓励高校、科研单位开展非遗项目理论研究,编辑出版相关丛书,进一步增强项目资料完整性。利用国家和省级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加大对淮扬菜烹制技艺类非遗项目扶持力度,提高项目保护传承水平。

三是融入现代生活。组织非遗项目相关企业和传承人参加“水韵江苏·非遗购物节”、“水韵江苏·文旅消费季”及“江苏省乡村旅游节”等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一步拓宽非遗产品销售渠道。继续推进项目与旅游深度融合,推出淮扬菜烹制技艺非遗美食旅游线路,让更多人在淮安、扬州享受“世界美食之都”非遗盛宴。加大非遗企业培育力度,鼓励创新开发设计各类文创产品,不断满足人们生活需求,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四是推进生产性保护。指导扬州、淮安进一步推动项目标准化建设,制定淮扬菜标准,形成地方标准。加强与院校、专家合作,组织举办准扬菜传统烹饪技艺研讨会,探索形成生产性保护有效方法举措。充分发挥淮扬菜老字号企业引领作用,带动项目传承发展,打造一批知名淮扬菜品牌。鼓励两地实施非遗美食企业专项招引和本土企业专项培育计划,以项目保护为目的,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有效增强项目传承活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您对淮扬菜烹饪技艺申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建议,为我们加强和改进申报国家级非遗名录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和借鉴。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注支持。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3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