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明上河图》游到《富春山居图》,盐美放大招了!
富春山居图 元 黄公望 纸本
黄公望(1269—1354),元代画家,自称浙江平阳人。此图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被誉为“画中之兰亭”。
赵孟頫(fǔ)(1254-1322),字子昂,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尤其以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此图描绘的是济南东北华山和鹊山一带秋景,画境清旷恬淡,表现出恬静而悠闲的田园风味。
松林扬鞭图 明 唐寅 绢本
唐寅(1470-1524),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此图描绘春雪消融、鲜花盛开的季节,文人逸士策马扬鞭结伴郊游的美好景致。画心左上角有画家自题七言诗一首:“女几山前春雪消,路傍仙杏发柔条。心期此日同游赏,载酒扬鞭过野桥。”署款“唐寅”,钤“南京解元”、“六如居士”二印。
封泾仿古 明 董其昌 纸本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此图山壑重峦,古树高拔,苍苍莽莽,小桥溪水,村落人家,境界高逸,整幅画面有墨色苍润之感。
云山幽趣图 明 陈继儒 绢本
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又号糜公,华亭(今上海市)人。作者擅长墨梅、山水,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修养,赞同书画同源。
董邦达(1696-1769),字孚闻、非闻,号东山,浙江富阳人,清代官员、书画家。此图画的是杭州西湖十景之一“断桥残雪”景。白堤第一桥曰断桥,界于前后两湖之间。春雪未消,悉琼林瑶树,晶莹朗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