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诗歌里的“金陵长江漂流记”

月满长江秋夜清,系船南岸待潮生。 篷窗睡觉知何处,无色云深是帝城。

秣陵江畔蘸朝暾,液世金埋似吐吞。 石落半疑龙渡漾,芦摇还讶扇麾翻。 长干桥下鸥心动,大胜滩头朗气昏。 诚意遇春人已远,燕矶飞叫向谁门。
丁儒完的诗歌作品很多,他和使团人员唱酬,和清朝士大夫雅集,遇见贩夫走卒、渔樵农夫,他也很乐意前去交流。
再后来,他病逝在北京城外,女婿将他出使诗文汇编成《默翁使集》,加以注释,描绘了中国的山川风物还有人文风情。
前田慧云是日本明治时期的著名学者。
前田慧云的幼名叫多闻,号含润、止舟斋,出身学术世家。而后入京都净土真宗的西本愿寺为僧。
1917年10月至12月,他来到中国,沿江游历沪苏皖鄂湘一带,写下了诗集《吴越游草》。
秋风时节,他来到了长江南京段的西北岸,眼前就是韩信曾经的点将台。
禹域如今谁将将,多多益善亦无才。萧萧落木中原冷,残日秋风韩信台。
昔日大汉初兴时的雄风与当时动荡的时代形容了鲜明的对比,于是他写下上面这首《浦口望韩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