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至1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在京津冀三地举办,15日晚在河北雄安落下帷幕。
在当晚闭幕仪式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第十七届文华奖获奖名单揭晓,我省参评的锡剧《烛光在前》荣获文华大奖。江苏此次获奖,实现了文华大奖四连冠,也是江苏地方剧种——锡剧首次获此殊荣,续写了我省在舞台艺术创作领域的精彩篇章,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江苏艺术创作生产的繁荣景象,同时将舞台艺术创作“江苏现象”进一步推向全国。
江苏革命历史题材的创新表达
本届中国艺术节期间,共有39台剧目角逐第十七届文华大奖,锡剧《烛光在前》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与其他14部优秀作品共同荣获文华大奖,这也是江苏连续第四次获得文华大奖。
作为江苏省文艺作品“一号题材”,锡剧《烛光在前》取材于“常州三杰”之一张太雷及其妻儿的真实故事,讲述了他的妻子和儿女坚强不屈,追随张太雷足迹走上革命道路的感人故事。全剧以“烛光”为核心意象,独辟蹊径构建故事,从张太雷妻子陆静华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身上,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人义无反顾、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光辉,深情讴歌了为民族解放和党的事业奉献牺牲的革命先烈。
9月6日,锡剧《烛光在前》在常州上演,通过线上直播方式亮相中国艺术节,全网总观看量达1001.66万人次。
锡剧剧种跻身最高殿堂
锡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悠久的历史使锡剧成为华东地区三大剧种之一,也是江苏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锡剧曲调优雅,擅于抒情,生活气息浓郁,这些特色在锡剧《烛光在前》中也得以鲜活体现。
全剧不以传奇性的情节取胜,也不追求悬念迭起的叙事效果,而是重在情感的层层铺陈、情绪的逐层递进,追求以情动人、以情托人、以情塑人,充分展现人性光芒和党性光辉的交相辉映,演出所到之处现场掌声雷动,观众反响热烈。一遍遍的打磨提升,让剧目品质得到业内专家高度认可。
匠心打磨成就精品
自2021年4月正式首演以来,《烛光在前》已先后修改20多次,演出超50场,坚持边排边演边修改,不断打磨提升,雕琢精品。
“烛光”映照前行路。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研究确定,锡剧《烛光在前》代表江苏参评第十七届文华大奖,正式踏上逐梦“文华”之旅。
省文化和旅游厅对该剧打磨提升工作进行全程统筹,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多次赴常州现场观看、具体指导,极大地提升了全体演职人员的士气。剧组在“备战”的两个多月中,克服高温酷暑等困难,以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态度,对全剧进行深度打磨。江苏常州市锡剧院、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2个江苏锡剧代表院团强强联合,业内权威专家多次研讨,老艺术家悉心指导,全体演职人员倾情投入,使得该剧从演员表演、舞美布景、灯光设计、服装造型、音乐唱腔等各环节均得到了大幅提升,以最佳呈现效果亮相中国艺术节,受到专家和观众的广泛好评。
“文华”已然绽放,一路“烛光”相随。该剧所传递的“烛光”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位观众,照暖了每一位观众的心扉。随着该剧圆梦中国艺术节,“烛光”精神也在每一位观众心中传播。这份共产党人的初心之光、信仰之光、理想之光、奉献之光,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更加熠熠生辉,激励我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千山万水、砥砺前行!
(厅艺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