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第四届“美丽镇江乡村游”嘉年华在丹阳香海琴枫启动,本届乡村旅游节由丹阳市人民政府、镇江市文广旅局主办,既展现了镇江乡村之秀、人文之美,也展陈了近年来镇江乡村旅游发展成果,鼓励广大市民游客释放被疫情压抑的旅游消费需求,走出“疫霾”,走向“心灵原乡”。
送上“政策包”,引导乡村经济回暖
为推动旅游产业复苏,镇江把乡村游作为重要突破口,通过政策扶持“组合拳”,疫情以来,帮助戴庄有机大米乡村旅游文创研发、利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9个乡村旅游项目获批省级纾困资金410万元。
整合市级扶持举措,每年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引导乡村旅游发展,近3年为全市58家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提供500余万元资金扶持,撬动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近期镇江出台《关于支持镇江文旅企业纾困复苏的实施意见》,对文旅部门评定的民宿给予一次性防疫补贴,将符合条件的民宿、乡村旅游集聚区、特色(风情)小镇、红色旅游景点等纳入疗休养活动范围,真正帮助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纾困解难。
在乡村旅游节启动仪式上,镇江还发布了全市乡村旅游活动资金引导政策,重点支持乡村旅游类规划编制、乡村旅游聚集区建设、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建设、市级及以上乡村旅游节庆活动、乡村旅游厕所革命等5个方面,为亟需帮扶的乡村旅游经营单位送上“及时雨”。
打造“新载体”,铺就富民强村之路
近年来,镇江乡村旅游逐渐走出一条“点上有精品、线上有风景、面上有形象”的集聚发展之路。以乡村旅游集聚区服务省级标准化试点为切口,推动省星级乡村旅游区向乡村旅游景区、乡村旅游民宿等休闲业态转型,指导丹徒开心休博园等乡村旅游区创成国家A级旅游景区,山水间·又见浮玉民宿入选全国首批乙级民宿,句容丁庄村入选全国100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案例。
经过近两年业态丰富化、产品多样化、服务标准化的导入,逐步形成一批“旅游、乡村、产业”有机融合的集聚发展空间。为帮助基层乡村提升专业化水平,对有乡村旅游发展需求的乡村,以驻村辅导员形式进行陪伴式帮扶,目前已签约驻村辅导6对。
为进一步推介乡村旅游“新载体”,本次启动仪式上,镇江授牌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4家、市级乡村旅游民宿2家,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可信赖的乡村旅游品牌选择。
推出“新场景”,激活乡村消费动能
近年来,镇江精准把握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新特征,因势利导谋转型,深化文旅融合,竹编、马灯舞等非遗产品转化成游客体验项目,盐水鸭、秧草等家常小菜开发成舌尖乡村美食,大米、葡萄等农副产品转变为游客爱不释手的健康伴手礼,成为致富一方的“金果果”。
培育乡村旅游非遗研学、体育康养等新型业态,打造句容福道等“乡村+康体”、扬中陈履生博物馆群等“乡村+研学”、丹徒世业村等“乡村+红色”乡村旅游目的地,通过串联成线,让更多市民游客“旅有所乐、行有所获”,其中镇江市福地养生一日游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全国300条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
本届乡村旅游节启动仪式上,镇江发布了赏花采摘类、乡村研学类、乡村休闲类、乡村美食类等4大类35项“美丽镇江乡村游”嘉年华乡村四季节庆活动,各市区文旅部门负责人推介美好生活主题乡村旅游产品和线路,直观展示了镇江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场景”。
为进一步激发乡村消费潜力,今年乡村旅游节活动“加量又创新”,在农家特色菜展示区观展乡村大厨现场制作农家特色菜,在汽车“后备箱”集市购买丹阳特色乡村文创商品,在剪纸、插画等8项非遗活动组成的文创非遗集市感受风俗人文的魅力。同时还设置线上平台,让广大游客“云”上观展。
(镇江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