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南京火车站大门
可赏玄武湖
作为城市人流集聚地
地处主城中心的
无锡火车站
瞄准的是
与大运河深度交融
推门赏古运河繁华美景
移步与大运河“亲密接触”
(全景鸟瞰效果图)
近日,随着无锡火车站南广场片区更新按下“启动键”,一幅围绕“百年车站”的城市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作为江苏省城市更新试点项目和全市13个城市更新单元中的“重量级”区域,无锡火车站南广场片区城市更新立足打造为无锡市城市更新示范项目。
千年运河“牵手”百年铁道
由铁路交通枢纽踏入无锡的
“第一印象”将如何呈现?
城市门户“第一印象”格局打开,奠定了城市对外“好感度”:大气、包容、发展。
(火车站南广场鸟瞰效果图)
回头看,无锡火车站南广场最近一次的改扩建工程已是20年前,周边环境也基本“定格”于当时的建设风貌,与当下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整体风貌不相符合。
起承转合,开门见河,描绘的正是火车站南广场改扩建后的风貌。
从规划可见,火车站南广场城市更新将把握运河发展轴核心位置,形成城市文脉和都市休闲的“全场景”焕新,廊道贯通站城一体,同时注入多元文旅休闲业态,打造“全龄”覆盖的活力运河周边场景,并通过广场的“边际”延伸拓展,与运河风光带自然交融,塑造运河沿线交通新地标。
彻底打破当下场地割裂、视线受阻的“豆腐块”布局,空间和谐的站前风貌逐步延展呈现。
(火车站南广场西翼夜景效果图)
从空中俯瞰,站前广场区、旅游门户区、立体交通区和滨水公园区衔接铁路轴和运河轴,呈现大运河与京沪铁路交相辉映的空间场景。
立体更新、连廊系统、景观提升、丰富业态、交通枢纽……一系列关键词带来了“地下+地面+地上”的立体更新格局。
风貌重塑
城市门户形象立体呈现
◎“一核”为铁路运河广场;
◎“一带”指运河风光带;
◎“三片区”指广场片区和西翼、东翼片区;
◎“五节点”包括近铁TOD社区、泰山文艺酒店、临铁综合体、锡澄企业天地和工艺文创园。
(龟背潮码头效果图)
“广场片区是此次更新中集中出新、最
能彰显门户特色的区域。”项目设计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火车站南广场改扩建工程涵盖地面约6万平方米景观和地下约3.6万平方米的停车场和配套设施。

(泰山饭店水市效果图)(锡澄企业天地效果图)
项目开工后,将首批启动包括火车站南广场改扩建工程、涉铁还建项目、南巷上老旧小区改造和道路微循环改造建设。
其中,运河景观先导段是打开空间格局的关键。
“将通过风貌设计、城市雕塑,休闲观景组合打开运河沿岸格局。”城市更新工作专班相关人士说,接下来,围绕运河沿线的更新将递次推进,逐步加强交通枢纽轴和运河轴之间的空间联系,以公园、广场和连廊将火车站与运河之间“疏通”,通过优化交通层次,改变景观业态布局,创造全国首个火车站无障碍直达运河的到达、消费和游赏复合体验。
(环城运河两岸效果图)
此外,南巷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更新单元内首个启动的居住小区改造项目,将以微更新为主,重塑街区环境,焕新后的南巷上将融入片区更新整体效果。
产城融合
枢纽焕新提升“幸福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火车站南广场城市更新主基调恰与报告全面契合。
“交通便利、商业发达、文化浓郁,核心是让市民真正参与其中,让改造后的区域充满温情。”城市更新工作专班相关人士介绍,此轮改造将重塑古城核心及运河慢行网络,构建环城运河北段最大绿地,补足老城北部文旅、商业、生活和绿地资源不足,将南广场打造成具有“烟火气”的生活休闲中心。
(工艺文创园效果图)
在更新中融入文化脉络,孕育更有“生命力”的主城新地标。
专班相关人士还透露,此次改造格外注重融入文化元素和历史记忆,让市民在城市更新中“留住乡愁”,同时找到“诗与远方”,比如打造“百年车站会客厅”,激活锡澄企业天地和文创园等。
以城聚产、以产兴城。
“让城市更新具有可持续力,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产业带动力。”专班相关人士表示,将在更新中打造TOD广场项目,释放站城一体化活力。
此外,通过保留、改建和拆建的形式对区域内的商贸、厂房、住宅等低质量建筑,道路交通及生态环境全面更新,增加特色城际商务、创意产业,为片区注入活力。
火车站南广场片区城市更新陆续启动后,将按照政府高位统筹、部门协同管理、企业高效运作的方式加快项目有序推进。
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用绣花功夫多维度提升产业、生态、文化要素,将目标指向“持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重塑千年运河与百年铁道交融的门户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