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淮安市文广旅局以庆祝建党百年华诞宣传教育为主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紧扣文旅现代服务业发展,聚焦民生实事项目实施,努力打响“运河三千里、醉美是淮安”生态文旅品牌。
围绕主题主线,着力激发“赓续红色血脉”热情。创作红色题材文艺精品,按照“把‘伟人故里’的红色风采传承好”要求,创排并首演现代京剧《杰出楷模周恩来》,排演舞蹈作品《腊梅花香》成功入选“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活动,这是淮安第一次舞蹈作品入围全国展演活动,实现“零”的突破。推出红色记忆主题展览,高质量完成苏皖边区旧址展陈提升工程,“初心如磐 人民至上——苏皖边区革命史陈列”入选中宣部、国家文物局庆祝建党百年全国推介精品展览。开展红色文化传播活动,举办“唱支山歌给党听”群众歌咏活动暨第五届“悠悠运河情·多彩中国梦”运河沿线城市合唱展演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活动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等线上平台同步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371万人次。
注重示范引领,着力提升“文旅融合发展”质效。加快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淮安区获批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市省级以上示范区达5个,创成县区占比达70%,达到示范市申报标准;盱眙县成功入选省级文旅消费试点单位,推动全市文化和旅游消费扩容提质。加速推进文旅资源共享共建,齐聚沿运8省26市100余项非遗项目,在里运河文化长廊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大运河城市非遗展,活动吸引了16万人次流连忘返,超200万人次在线观看了开幕式直播;举办第二届淮河生态经济带乡村旅游嘉年华活动,推动9个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强强联合,成立淮河生态经济带公共文化旅游服务促进会。加大淮安文旅宣传推广力度,在上海市成功举办“淮抱梦想、沪动未来”文旅推介会,组织邀请网红和旅游达人走进淮安府署、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等景区(点),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游记、微博、视频等,累计浏览量达4760万人次。
壮大产业发展,着力培育“重要中心城市”项目。强化产业项目培育,板闸遗址公园(水工科技馆一期)等5个项目入选省重点文旅项目,白马湖生态公益岛农旅示范项目等7个项目入围省文旅专项资金扶持项目。强化重点产业招引,先后与华侨城集团等企业进行洽谈,实地考察清江浦区、淮安区、金湖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文旅项目,促成江苏新奥能源发展有限公司1.1亿元的能源项目签约。强化营商环境保障,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实现“拿地即开工”改革目标,推动建立“先考古、后出让”的考古前置制度,起草《关于全面推进考古前置工作的实施意见》,并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原则通过。
务实惠民举措,着力彰显“生态文旅品牌”特色。突出民生实事“重点”,开展实施“十、百、千”工程,完成14个“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网络申报、100个基层公益放映厅建设、累计开展公益文化活动9554场次。打造文旅消费“亮点”,整合全市文旅演艺、文化休闲和旅游资源,持续在省淮海文化小院等46个场馆开展系列活动,面向社会发行淮安文旅惠民卡、“淮抱青春大学生文旅专属卡”,总计发行量达5.8万余张。聚焦群众文化“热点”,紧盯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面向全市大中小学征集优秀公益讲师101名,推出“淮上名师讲堂”等系列专题,并邀请全国著名专家学者彭敏、康震等走进“翔宇讲坛”,淮安市上半年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预计达到2.3人次。
(淮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