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做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闻宣传工作,加强全省各地各部门发展成就的对外宣介发布,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举办以“奋斗百年路 逐梦新江苏”为主题的系列新闻发布会。6月10日上午,系列发布第五场——社会文明专场举行。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局长、省电影局局长焦建俊,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葛莱,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常胜梅,淮安市副市长王红红,镇江市副市长殷敏出席新闻发布会。常胜梅就江苏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等方面成就回答记者提问。
常胜梅表示,高质量的文化和旅游产品已成为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必需品。对于文化和旅游部门来说,推出更多优秀文旅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这是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文化和旅游新机构组建以来,省文化和旅游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高品质生活、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融合、高效能治理,大力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更加强调人民视角、更加强化内涵建设、更加突出安全监管。
一是艺术创作生产精品大量涌现。我们提出并落实“三个尊重”,即对艺术家充分尊重、对艺术创作规律充分尊重、对艺术工作者辛勤劳动充分尊重。完善财政投入、院团激励、人才培育“三项机制”,创造条件为基层院团和艺术人才搭建免费展演展览省级平台,推动多出精品、多出人才。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话剧《雨花台》等连续三届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苏剧《国鼎魂》、淮剧《小镇》等连续三届荣获国家文华大奖,近250部作品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第13届全国美展江苏获奖提名作品、进京作品和入展作品为历史上最多。今年,有12部作品入选全国“百年百部”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最近,围绕建党百年这条主线,我们策划推出一批红色主题展演展览,如江苏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百年百场”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百年征程—庆祝建党100周年美术书法精品展”等,使更多的人在欣赏艺术中接受党史学习教育。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覆盖。我们深入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广泛建立覆盖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实现了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建成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打造了南京图书馆、南京博物院新馆、省美术馆新馆等一批文化新地标,建成公益书房2824个、公益小剧场3266个、室外演艺舞台3547个,人均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位居全国前列。同时,我们今年还将启动实施“双千计划”,即“培育千支优秀群众文化团队”“打造千个最美公共文化空间”,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更好地服务群众。
三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效明显。我们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让文物“活”起来,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在全国率先全面推进“考古前置”,率先开展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省级试点,新增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国家等级博物馆40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6项,创新认定省级非遗创意基地13家、非遗旅游体验基地10家。助力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即将高水平建成开放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创新举办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组织创作《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先后在南京博物院、国家博物馆、江苏省美术馆展出。近两年安排省级以上文物保护专项资金6.3亿元,支持393个保护展示项目,让文化遗产在永续保护中更好地发挥见证历史、展现文明的作用。
四是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不断壮大。我们围绕把文旅产业打造成江苏经济的重要支撑,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指南和评价指标,创新举办文旅消费推广季、文旅项目融资集中签约活动。南京市、苏州市获评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2家园区入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特别是去年新冠疫情发生后,我们有针对性出台纾困惠企政策“苏六条”、促进文旅产业平稳健康发展18条和文旅消费12条措施等叠加政策,推动文旅行业恢复程度好于全国,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省接待游客总量达2.55亿人次,较2019年同比上涨0.7%;旅游总收入达1173亿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5.55%。
五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走深走实。我们提出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让旅游更有“诗意”;用旅游的载体传播文化,让文化走向“远方”。创新举办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高标准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特色旅游风情小镇等各类文旅创建。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旅游民宿、文化遗产旅游等融合业态,扶持实景版旅游演艺、文创产品开发、文旅综合体等融合项目,推出更多高品质文化和旅游产品。目前,全省共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8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9个、5A级旅游景区25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7家、省旅游风情类特色小镇创建单位18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总数位居全国第一。
六是“水韵江苏”成为文旅推广品牌。我们以“水韵江苏、有你会更美”为主题,策划推出全新文旅宣传片,发布一系列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和项目,并加大在央视、高铁站等地的宣传推广力度。同时,通过部省共建海牙中国文化中心,新建江苏境(涉)外旅游推广中心,举办省内城际互动游、畅游长三角主题游、江苏省乡村旅游节、世界旅游经济论坛“江苏之夜”等境内外文旅推介活动,在全国省级文化和旅游新媒体国际传播力指数榜单中,江苏连续排名第一,“水韵江苏”品牌正越叫越响。
七是文旅市场安全有序规范。我们严把政治安全和生产安全底线,强化文旅市场质量和安全监管,全力提升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水平,在全国率先完成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同城一支队伍”改革,出台首个深化“放管服”改革意见,颁布实施《江苏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办法》。同时,顺应数字化发展新趋势,上线运行集智慧服务、智慧监管和智慧分析功能于一体的江苏智慧文旅平台,全省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游客满意度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