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博物馆馆藏《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

发布日期:2021-03-03  17:18    信息来源:南京市博物馆


【名称】: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

【年代】:元

【类别】:瓷器

【尺寸】:高44.1cm,口径5.5cm,底径13cm

【来源】:南京市江宁区明洪武二十五年明代黔宁王沐英墓出土

【收藏单位】:南京市博物总馆——南京市博物馆

【文物等级】:国家一级文物

瓷质,白胎,白釉青花,底露胎。无盖,小口,平沿,短颈,丰肩,深腹,胫部瘦长,近底部外撇,浅圈足。器身满绘青花图案,共六层纹样:腹部主体绘“萧何月下追韩信”历史故事,画面之中点缀以松树、竹叶、梅花、芭蕉、山石等纹饰。瓶口外壁绘杂宝覆莲纹,肩上部为缠枝莲花纹,胫部绘有卷草纹和花卉仰莲瓣纹,其间以莲瓣纹间隔。

此梅瓶青花发色苍翠浓艳,呈色稳定,虽通体满绘各种纹样图案,但主次分明,繁而不乱,布局精当,具有强烈的层次感。无论造型、釉色、纹饰及烧造工艺各方面均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体现了景德镇制瓷工匠高超绝伦的技术,代表了元代青花瓷器最高艺术成就。



此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青花梅瓶出生“名门”,它的墓主人为明朝开国功臣之一沐英,它不仅是南京市博物总馆的“镇馆之宝”,也是那件曾经被称作十亿元也不卖的“国家宝藏”。

元青花瓷器的主要用途是外销,中亚、西亚阿拉伯国家,东亚、东南亚一带为主要的贸易对象,只供帝王贵族专用,可见在当时便弥足珍贵。

此件青花瓷梅瓶融合了中西文化的背景与内涵,青花瓷的主体蓝白相间,是波斯地区的喜爱之色,而白色又为当时国家所崇尚的吉祥之色,元文献中就有“国俗尚白,以白为吉”的记载。再看梅瓶腹部所绘梅花、竹子、松树是我国古代瓷器的传统的装饰,即所谓的“岁寒三友”,通常隐喻文人士大夫超逸的情感和清高的节气。而仰覆的莲纹装饰在中国早期的青瓷器上便已出现了。再看梅瓶主体纹饰所绘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历史典故,在《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及《汉书》卷三十四《韩信传》中也有明确记载,后演绎成小说及戏曲。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