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淮安多措并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信息时间: 2021-12-17 16:56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淮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字体:

  今年以来,淮安市文广旅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相关要求,多措并举,强抓落实,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工作有序开展,取得显著成效。

  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举办第四届大运河城市非遗展,齐聚运河沿线8省26市100余项非遗项目来淮安传播交流。组织项目参展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淮河生态经济带乡村旅游嘉年华、长三角非遗节、中国大运河非遗旅游大会等系列“走出去”传播活动。完成淮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荣光辉记录工程及《吴汉三杀》《白蛇传》《河塘搬兵》等经典剧目的传承教学和项目实践片等,为淮剧传承发展留存珍贵文献。启动并推进淮安黄淮运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为淮安非遗整体保护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启动市第七批代表性项目申报推荐工作,完成市级传承人传习活动考核、国家级非遗保护资金绩效评估等工作,全市非遗科学保护、规范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实施“博物馆振兴工程”和“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坚持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及各级领导责任制。制定印发《关于全面推进考古前置工作的实施意见》,确保城镇化建设中地下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实施市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楚州博物馆书画保护等项目。持续做好中国水工科技馆建设用地考古及文物征集工作,策划举办中国水工科技馆征集文物成果展。推进周恩来故居防雷工程等“三防”项目,开展纸质文物修复等馆藏革命文物保护项目;对江淮大学旧址、淮宝县办公旧址等实施保养维护与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完善革命遗址、纪念设施以及可移动革命文物的复核工作,梳理形成革命文物资源目录和专题数据库;策划举办一系列红色主题展览,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初心如磐 人民至上——苏皖边区革命史陈列”入选中宣部、国家文物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推介精品展览名单;“璀璨青春——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展入选2021年度江苏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实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以传统节日为重点,积极谋划具有节日特色的文化活动。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有序的前提下,开展名著大讲堂、端午绘本故事、“伟人故里行”书画名家作品主题邀请展等线下传统文化主题活动,以及形式多样的线上活动。开展戏剧文艺节目巡回展演活动,市直文艺院团在中洲岛景区举办每日戏相逢活动,挑选精品剧目下乡巡回演出;指导各县区开展“庆元旦 迎新春”古诗赏析、“幸福淮安--迎新年 淮剧专场”演出、非遗专场宣传等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指导景区精心组织开展极具地方和民俗特色的活动,西游乐园举办国庆特别版烟花表演等活动,白马湖生态旅游景区举办“美食嘉年华”等系列活动,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策划的乾隆巡游、创意集市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观赏游玩。

  实施“传统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举办年俗文化展、笔墨纸砚的前世今生系列活动、“庆新春闹元宵”有奖猜灯谜、“月满中秋情意浓”线上知识竞答等活动;开展“结对子种文化”系列活动,深入涟水、金湖等县区基层镇村广泛开展“送图书、送展览、送讲座、送温暖”等“结对子、种文化——书香进万家”活动;开展“周末快乐课堂”亲子系列活动,汇集淮安中小学一线名师力量合力推进“周末快乐课堂”项目,举办美术、书法、名著解读等传统文化活动;组织图书流动车开展“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开展高端讲坛精品系列活动,举办《诗词之美 点亮人生》《漫游历史长河 了解中国文明》等淮图讲座品牌“翔宇讲坛”活动;创新打造“移动美术馆”在全市各县区开展优秀传统美术巡展,先后办全国美术作品展淮安巡展、首届中国工笔人物画学术邀请展等。

  实施“江苏地方戏曲振兴工程”。充分发挥“双名”工程资金扶持引导功能,指导创排现代京剧《杰出楷模周恩来》、现代淮剧《哎呀我的憨哥哥》、舞剧《我的刘老庄》、现代黄梅戏《李桂五》等多部大戏。与中国戏曲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行戏曲青年人才的培养,积极开展“名师带徒”“德艺双馨”等培训活动。建设“文化小院”文旅产业项目,打造融戏剧展、教、学、研、评、演、游为一体的戏剧文化沉浸式互动体验文旅场所和非遗传承基地。大力开展“送戏下乡”、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惠民演出等活动,有效提升广大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


(淮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