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图书馆党总支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贯穿全年的重大任务,以藏书建设、阅读推广、惠民服务为抓手,以让读者感受到“悦读”的温暖贴心为要求,进一步加强精准服务、创新项目、共建共享,不断将党史学习教育引向深入。用实际行动在“两在两同”建新功“攻坚有我”显担当行动中彰显文化特质。
一、突出示范引领,践行“美好生活”服务理念
党史学习教育为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与新渠道,南通市图书馆紧紧抓住这一关键时间点,在自身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同时,让图书馆藏书资源服务好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在今年第一季度重点采购并加工红色主题书籍,在丰富馆藏内容的同时,更好地为全市党员服务。同时,与各大电子书数据运营商会商,按类别、按时间整理“红色目录”,方便读者查询和使用电子数据资源。全体馆员与市民一起,共建共享红色主题书籍资源。
2021年4月30日。南通市“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图书专架在南通市图书馆揭牌,旨在服务党史学习教育,为市民和青少年品读红色经典书籍、传承红色文化精神搭建优质的阅读平台。“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主题专架设在市图书馆三楼成人借阅区,集中展示我市百余部党史文献图书和红色经典书籍。为做好未成年人党史学习的服务工作,在市图书馆一楼少儿阅览区设置“童心永向党 筑梦新辉煌”主题专架,陈列适合儿童阅读的红色连环画、绘本、故事书千余本,让孩子与家长一起重温历史、亲子共读。
二、强化顶层设计,打造“图书管家”服务品牌
南通市图书馆在党员干部和优秀业务骨干中开展“学党史,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发展做贡献”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加快改革创新,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锻炼。以“图书管家”品牌建设为抓手,深度融合党建与业务工作,让党史学习教育“走新”更“走心”。完成市图书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顶层设计”。确定“美好生活 图书管家”品牌实施路径和“十部(室)十品(牌)”,通过打造书心致志、书式生活、书览静海、书香韵古、书荐优采、书享慧通、书博智阅、书人书事、书润童心、书悦童行等十个品牌,进一步为单位铸魂,为每一部室树魂,为每一个人找准目标,进一步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为市民设计、策划、提供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
让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引领全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新气象。以服务项目为抓手,开展“双提”工程、“三亮三比”“两在两同”“攻坚有我”等主题实践活动,发挥党员在日常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努力建设党性修养与业务能力并重的党员队伍,以党员教育带动人才队伍“质”与“量”双提升,以党建引领带动服务创新“精”与“新”双拓展。每季度开展“党员先锋岗”和“服务之星”评比工作,让获得荣誉的馆员优先参加各类学习与培训,时刻保持“充电状态”。班子成员每天带队为首批入馆读者导服,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畅通与读者的交流渠道,及时掌握读者需求动态,不断调整服务举措,让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三、坚持以学促干,倡导“阅读悦己”惠及全民
“以读者为中心,以服务为先导”南通市图书馆在设计服务项目、拓展服务渠道方面不断推陈出新,让读者感受到“悦读”的温暖贴心,用实际行动在“两在两同”建新功、“攻坚有我”显担当行动中彰显文化特质。
(一)“疫”线有我,党员、青年显担当
图书馆将“悦读”服务作为党史学习成果展示的重要载体,在打造“图书管家”示范服务项目的同时,由党员和共青团员组建不同类别的“突击队”或“小分队”服务在阵地上,帮助读者解决进馆预约、参考咨询、图书导引等实际问题,让读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图书馆每时每刻的变化与发展,与读者一起共同打造图书馆、共建图书馆,不断提升阅读体验,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服务提质增效,实现“疫”线有我、悦读有我、强国有我。
(二)拓展空间,城市书房获点赞
从市民需求出发、从市民期盼做起,让“我为群众办实事”成为促进业务发展的主抓手。经过半年的紧张建设“濠西书苑城市书房”于2021年春节对外开放,让悦读惠及全民,因地制宜探索出文旅融合发展道路,实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濠西书苑城市书房由A馆、B馆和C馆等三幢建筑组成,藏书2万册,与南通市图书馆通借通还,在提供图书借阅服务的同时,阅读推广活动常态化开展,进一步丰富市民阅读体验。开放运营至今,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已接待读者8万人次,已成为城市阅读新空间、网红打卡地、南通文化的新名片。新的服务模式极大提升了市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也吸引了机关、企事业单位来馆商洽城市书房建设合作共建事宜,得到了市民的高度点赞。
(三)务实举措,以人为本强服务
不忘初心、践行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自成立以来赓续至今的优良传统。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助燃了党员干部的干事热情,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目的,在做好日常开放服务的同时,分别在全年四个时间点集中开展惠民系列服务:一是春节,举办“书香四溢满金牛”系列活动和图书馆“礼”上元节主题活动,深耕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脉;二是围绕“世界读书日”打造“静海读书月”系列活动,倡导市民爱书、读书,做一个书香南通人;三是以共祝党的百岁生日为主题举办为期一周的“春华秋实”读者开放日活动,让市民走进图书馆各业务流程,了解图书馆、爱上图书馆;四是在十月举办南通市首届“读者节”,图书馆党员主动聚焦读者需求,提出“以书为媒,让读者成为活动主角”的新观念,同时发挥党员纽带作用实现各部门联动、高效协作,成功打造由十大主题34场活动构成的盛大阅读活动矩阵。活动通过“千册精选好书在线抢、万元购书券送不停”阅读有礼的形式向读者献上书香礼包,促进全民养成“求知爱读、求知读好、求知善读、求知善用、求知传经”的读书观,让“悦读 悦享”生活理念在南通人中扎根入心,让更多的图书馆“阅享人”助力书香南通建设。
(四)两在两同,以书为媒惠百姓
1. “跨界联动”解决读者急难愁盼。南通市图书馆党总支打破行业、区域的界限,开门引智、平台共享、人才互通,搭建为相互连接的桥梁。南通市图书馆与通大神经再生重点实验研究室、通大图书馆、南通银行业协会等单位实施党组织共建,开展了健康知识讲座、科普展览、义诊等一系列深受读者喜爱的优质活动,探索了馆企、馆校、馆研合作新方式,让科研成果、企业服务项目与读者需求精准对接,实现现有服务优化升级。
2. 让南通地方文献资源走进市民。与南通方志馆共建共享,党员带头加班加点,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对方志馆书万册藏书进行加工、编目、上架,并纳入市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让市民更加便捷地获取方志资源、查询红色资源、使用图书馆资源,共同讲好南通故事。
3. 让网络阅读更有质量。市图书馆坚持“内容为先”原则,与各大数据运营商合作共建,持续推进参考咨询服务和数字资源库建设,打造读者触手可及的“云上图书馆”,整合数字阅读与线上活动,实现馆内馆外服务一体,线上线下联动高质量发展。通过建立科学的图书配置模式,让市民及时获取所需要的书籍,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让红色读者和经典书籍走进家庭、走进孩子心理。依托业务平台开展大数据分析,搭建“读者需求+馆藏图书+家庭藏书”服务渠道,高效获得读者需求信息,数据化管理全面信息,降低必备图书缺藏率,满足读者诉求。
4. 让病区“图书角”变成“公寓阅览室”。为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体现在“两在两同”建新功具体行动上,南通市图书馆以具体服务举措为抓手,让优质阅读服务走进医院患者心间。南通市紫琅医院承担着南通市内“三无”“五保”“优抚”“110联动”精神病人的收容治疗任务,收治患者多为长期居住院内,除收看电视和其他文体活动以外,院内的图书角深受患者喜爱,但书籍数量有限。得知这一情况后,市图书馆主动作为,根据患者所需,选取涵盖党建、医学、文学、历史等多个领域的期刊杂志168种共计1026本,《健康养生》《心理保健》《读者》《青年文摘》等热门期刊位列其中,让“图书角”变成“公寓阅览室”。
四、注重培根铸魂,成为合格的红色基因传承人
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真正锻炼队伍、扛起担当,增强全员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提高全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南通市图书馆开展年度秋训工作,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一是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认真领会“四史”和“十四五”规划,明确新时代文化事业建设方向,识变认变,顺势蓄势,为图书馆事业建设和全民阅读的蓬勃开展贡献能量;二是夯实公共图书馆理论基础,对标对表,找差距、补短板,扬优势、扩效应,守正创新;三是建立阅读推广人和阅读推广团队的培养机制,打造阅读推广新范式,为南通市公共图书馆发展提供参考借鉴,在服务创新中不断“破题”,打造全民阅读“南通模式”;四是探寻古籍保护利用之道,用创新的方式讲好古籍背后的故事,让古籍“活”起来;五是加快智慧型图书馆建设,构建沉浸式场馆服务,拓展数字阅读体验空间,实现传统服务方式的升级转型;六是提升业务技能和职业技能,建立健全人才队伍长效培养机制,加强与社会优质阅读资源合作,从中找到与图书馆相契合的元素,加以整合利用,提高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质量,立足实际种好“试验田”和“责任田”。全体馆员进一步开阔眼界、提升技能,促进业务技能向职业技能的转型,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人、服务读者的用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