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峡两岸第七届玄览论坛在南京和台北两地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成功举行。本届论坛由南京图书馆、台湾汉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同方知网协办。
“玄览论坛”由南京图书馆与现设于台北具有同源之谊的汉学研究中心联合发起主办,两馆的源头皆可追溯至1933年筹建的中央图书馆。“玄览”源自《玄览堂从书》之名。2012年10月,两岸图书馆携手合作,在南京图书馆成功举办“海峡两岸玄览堂珍籍合璧展”。自2014年起,“玄览论坛”每年在两岸同源馆轮流举办。如今,“玄览论坛”已成功举办六届,现已成为两岸最高层次图书馆界学术交流论坛。
2020年第七届玄览论坛以提前录制视频线上发布的形式举办。论坛邀请两岸专家学者发表主题演讲,每场演讲由两岸主办单位各自提前录制视频,其后由南京图书馆编辑合成,再经各方认可后在南京图书馆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以及知网在线教学服务平台上发布播放。
在海峡两岸第七届玄览论坛开幕式上,南京图书馆党委书记韩显红发表致辞,并现场播放台湾汉学研究中心主任曾淑贤的致辞视频。本届论坛以“气韵天成——中华文学艺术典籍鉴赏与解读”为主题,分为“神情合至:汤显祖戏曲名著品鉴与演绎” “立象尽意:古今文学艺术作品阐释与传播”两个子主题,邀请两岸13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和子主题进行两场主题演讲。在主题演讲结束后,国家图书馆与南京图书馆举行了互赠图书仪式。
第一场论坛由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主持。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李鸿良以“《牡丹亭》上生动传神的小角色”为题,介绍了汤显祖笔下小人物的艺术塑造;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孔爱萍通过“昆曲闺门旦角色塑造之《牡丹亭》杜丽娘”的讲座向大家展示了她扮演杜丽娘的表演心得;著名木偶剧表演艺术家许虹以“斑斓璀璨的木偶艺术”为题,向大家进行了系统而详细的木偶戏“科普”;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副编审程鲁洁博士的《<牡丹亭>珍稀版本述略》、台湾大学曹淑娟教授的《游山与游园——晚明园林文学中的人地关系》、上海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沈从文博士的《西厢花影:略谈上海图书馆所藏<西厢记>善本》、台湾大学戏剧学系暨研究所王安祈教授的《长生殿的当代改编》等论文,也分别进行了分享演讲。
第二场论坛由台湾汉学研究中心主任曾淑贤主持。台湾大学欧丽娟教授的《纸上玄览——解读<红楼梦>的钥匙》、台湾屏东大学李美燕教授的《<溪山琴况>中的“韵”》、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徐慧博士的《沈周及明中期吴中文人的适宜人生——从国家图书馆藏<石田稿>说起》、台湾汉学研究中心学术交流组组长黄文德博士的《明清藏书家对古籍装潢与修复初探》、台湾汉学研究中心特藏文献组编辑庄惠茹博士的《图书馆之文学虚拟现实开发与中学课程结合研究——以“印象太阳VR”为例》、南京图书馆副馆长许建业的《文学作品的借阅与读者人文素养的培育》等论文,分别作了宣读演讲。
为配合本届论坛,南京图书馆利用荐读台,推出海峡两岸第七届玄览论坛特辑,向读者推荐各位专家学者解读的中华文学艺术经典名著,以及讲演嘉宾的学术专著,共荐读《国家图书馆藏〈牡丹亭〉珍本丛刊》、《牡丹亭》(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牡丹亭》(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等16种图书。
(南京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