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接受省考评组调研考评
【信息时间: 2017-07-17 18:10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综合法规处
【字体:

7月13日至14日,由江苏省旅游局综合法规处处长陈劲松、副调研员曹益民、徐州市贾汪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耿薇、旅游局局长赵震威、无锡市滨湖区旅游局局长宋晓裕以及南京师范大学旅游系讲师葛军莲组成的考评组对金湖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调研评估。淮安市旅游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金湖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四套班子分管领导,金湖县各镇、各部门主要领导参加此次调研考评。

在13日下午召开的汇报会上,考评组观看了金湖全域旅游宣传片,并听取了金湖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沈启涛所作的工作汇报。

沈县长指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们依托东部的水上森林公园,南部的荷花荡、马草滩,西部的沿淮金线高效农业风光带,北部的白马湖湿地公园等旅游资源优势,构建了东部健康养生度假区、南部生态休闲体验区、西部高效农业观光区、北部渔家风情展示区等金湖全域旅游四大功能板块。同时,将县城作为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在重要节点配套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并最终通过一条全域绿道将各个珍珠串联成一条项链,形成了金湖“一心一带一环、四区六镇十村”的全域旅游总体布局。

一年多来,金湖县委、县政府按照“全景金湖、全域旅游、全时旺季”的发展目标,以建立1+3+N的旅游综合管理体系为保障,构建党政统筹、全民共建的全域旅游工作新合力;以与省体育产业集团合作举办半程马拉松赛、全国中小学生手球赛、环湖自行车赛等体育赛事,打造三河湾水利风景区,实施精品主城区建设、引水润城等工程为突破,实现旅游与体育、农业、工业、教育等多行业互动融合;以建设全域旅游绿道、交通快旅漫游工程、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建设全域旅游线上线下总入口等为契机,推动全域公共服务能力整体提升;以培育金湖大米、金湖芡实、金湖荷藕、金湖蒿茶、金湖龙虾、金湖螃蟹等特色品牌和龙头产业为抓手让金湖逐渐成为众多游客向往的“绿色粮仓”,同时,积极推动农副产品生产向乡村观光、休闲度假等纵深领域发展,越来越多的百姓吃上了“旅游饭”,旅游富民成效显著;特别是以大力实施荷花荡4A创建、水上森林休闲旅游度假区、三河湾水利风景区、马草滩综合开发等“杉荷水草”四大文章为核心,加强对金湖特质IP的挖掘与开发,力争打造出一批情调浓郁、主题鲜明的品牌旅游产品,不断提升金湖全域旅游市场号召力和产品吸引力。通过旅游产品的全域布局,旅游要素的全域配置,旅游设施的全域优化,旅游产业的全域覆盖,金湖的城市更美了,环境更优了,产业更活了,百姓更富了,“杉青水秀 为荷而来”的水美金湖正变得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14日上午,调研组一行先后实地调研了荷花荡景区、水上森林休闲旅游度假区。在荷花荡景区,调研组一行参观了最新打造的荷文化体验馆及水草世界.农事体验馆,对荷花荡景区近两年所做的提升工作表示充分认可,一致认为景区整体旅游氛围及体验性有了质的提升,希望景区再接再厉,查漏补缺,做好下半年国家4A级景区验收迎检工作。在水上森林休闲旅游度假区,相关负责人沿途详细介绍了景区规划、建设现状以及下一步建设方向,调研组对水上森林的天然杉林资源表示充分肯定,同时对度假区后期的完善建设表示期待。

14日下午,考评组召开交流反馈会,对金湖县创建工作的亮点做法和不足进行了反馈。考评组认为,金湖全域旅游创建工作领导高度重视、理念认识超前、目标任务明确、工作举措扎实、创建工作富有成效。考评组综合认为,金湖全域旅游创建体现了七大特色和亮点:党政统筹部门协作,扎实有力;体制创新主体建设,初见成效;设施优化服务提升,颇有力度;业态培育景区建设,主题鲜明;产业联动融合发展,亮点呈现;创建宣传整体营销,氛围浓厚;旅游富民共建共享,富有成果。

同时,考评组还就金湖全域旅游理念,机制体制创新、产业融合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六条建议:

一是全域旅游发展理念要进一步强化。金湖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要围绕加强全域旅游目的地建设目标,进一步挖掘金湖核心资源,创新金湖全域旅游系列产品,把金湖作为全域旅游目的地品牌来做,统一部门认知,把金湖作为大目的地、大品牌来打造,真正让全域旅游成为持之以恒汇聚全社会力量的一种经济发展动能。

二是体制机制创新要进一步做实。一方面秦局长要求全域旅游要坚持三个看,金湖在市场主体和1+3+N机制体制创新上已有初步探索,关键要制定一套工作标准,构建规范化的工作模式,细化诉调处理、应急响应等重要业务流程,抓住智慧旅游落地的重要契机,注重协调,加强融合,做到流程模式可推广、可复制。一方面金湖旅游发展起步晚但起点高,在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核心吸引物重大项目的推进,更要加强全行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遴选部分龙头企业逐步开展推进,以点带面,最终辐射全域范围内所有企业,让标准成为一种习惯,实现“游客开心而来、满意而归”。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养一批全域旅游带头人和带头企业,并积极构建金湖全域旅游智库,实行智库的常态化运作,切实发挥智库作用。

三是公共服务体系要进一步优化。金湖全域旅游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一方面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硬件大部分品质还不高、档次还不够,需要进一步提档升级;另一方面游客游前、游中、游后全过程的旅游软件服务还比较粗放,需要标准化和品质化提升。比如全域绿道要按照旅游风景道来提升,在节点空间上要串村串景,继而丰富产品业态;特色住宿、地方美食、农副产品店等要形成空间集聚效应;道路标识指引系统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集散中心的功能要进一步发挥作用,真正形成线上线下的互动;优化整个城市空间上的厕所分布,凸显乡野特色。

四是产业融合要进一步强化。结合金湖镇村特色,以特色田园乡村、旅游风情小镇、特色景观名镇村等为空间载体,突出农业、水利等核心资源特色,打造一批产业融合的空间集聚区。特别是充分发挥金湖正在打造的全域绿道的串联功能,丰富绿道沿线的体验节点,大力发展绿道沿线的设施农业和高效农业,努力形成一些富民惠民的集聚区,实现共建共享。

五是核心产品的主题定位要进一步明确。金湖全域旅游目前已有荷花荡、水上森林两大龙头吸引物,还只是观光产品,与当下旅游发展的休闲度假和游憩体验主流趋势还有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明确产品发展定位,更加注重打造荷花荡乡村休闲度假目的地和水上森林森养度假目的地,丰富主题住宿、餐饮和购物体验区,延伸产业链。

六是创建氛围要进一步浓厚。加大宣传发动的工作力度,要在全县范围内掀起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新热潮,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大力倡导“人人都是旅游形象、事事关系旅游环境、处处要为旅游服务”的理念,让市民游客真正参与进来,努力营造全民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

最后,金湖县县委张志勇书记进行了表态发言,他指出,旅游是一个地方的脸面,全域旅游是金湖三产服务业发展的契机,是推进各行各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他表示,金湖的全域旅游发展前景无限,越做越想做,越做思路越开阔,金湖的全域旅游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将按照专家组的反馈意见,进一步对照创建评分标准,抓好整改,抓好落实,真正描绘好水美金湖的全域旅游画卷,为水韵江苏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