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是洪泽区城市功能提升、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人民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的主观追求。近年来,我区立足资源禀赋、开拓发展思路,紧紧抓住淮洪一体、纳湖入城的战略机遇,以全域旅游创建为统领,以打造现代化湖滨生态旅游新城为目标,以特色风情小镇建设为亮点,快速提升全区旅游发展质效。环洪泽湖生态旅游开发纳入省“十三五”旅游规划,被确定为淮安市“十三五”旅游规划“一核两圈五板块”中的重要两圈,洪泽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正迎来黄金机遇期。
一、构建全域联创机制,为创建工作保驾护航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有力。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指挥部,在完善体制、强化考核等多方面出台措施办法,保证创建工作推进有力。二是人员配备,全位保障。强化旅游工作干部配置,区委组织部为旅游局领导班子成员配备年轻精干力量,并抽调年轻干部到全域旅游平台锻炼实践。三是差别考核,严格督查。将全域旅游创建任务纳入全区跨越发展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形成各镇、各街道、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局面;建立创建工作督查机制,定期督查,按时通报,强力推进创建工作。
二、全域规划高端引领,为创建工作指明方向
围绕建设现代化湖滨生态旅游新城的战略定位,依托洪泽历史、文化和生态优势,实行全要素资源整合、产业融合、行业联合,正在加紧编制《淮安市洪泽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坚持多规合一的原则,将全域旅游规划与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有效衔接,加快完成主城区、古堰景区等控制性详规及项目实施方案,使全域旅游规划成为整合各方力量、引领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
三、狠抓旅游项目实施,为创建工作夯实基础
景区和景点是旅游的基础和根本。通过持续开展旅游项目提速行动,逐步形成“两带两圈、四镇十村” 贯通南北、覆盖东西的全域旅游总体格局。两带之古堰沿线观光带:沿洪泽湖古堰沿线,按照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标准,对部分树种进行更新、补植,景观设置;注重打造沿线水岸亮化工程,丰富夜游船游体验。提档升级周桥大塘、信坝遗址等人文景观,借助洪泽湖水运交通节点区位优势,建设洪泽湖水上游客服务中心、游艇水上驿站等项目。两带之宁连路沿线农业观光带:对宁连路沿线围绕“珍贵化、彩色化、效益化”开展通道绿化、更新,加大现代农业、创意农业的开发力度。加强旅游标识和营销,增加自行车道设计,增设自驾服务设施,联动周边景点开发,美化沿线风景,建成苏北地区旅游风景自驾示范带。两圈之环洪泽湖旅游圈:依托优质的生态环境、优美的渔乡风情和便捷的交通区位,整合区域内洪泽湖古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湖滨新城、美丽蒋坝等内容,打造乡村旅游带,丰富环洪泽湖度假产品,构筑“快旅慢游”休闲体系;尽快出台洪三公路拓宽延伸至老子山的环湖大道方案;不断丰富亲水旅游产品开发,启动大敦岛、钱码岛旅游项目;新建环洪泽湖游客集散中心等12个子项目的旅游综合体;有序推进浔河、洪新河生态修复和城区主干道绿化、亮化、美化,促进城市面貌持续改善;建成开放苏北规模最大的佛教寺庙大吉祥寺;将石油小镇建成影视基地、洪泽湖美术写生基地、康体养身基地,形成农旅、工旅融合产业园。
两圈之环白马湖旅游圈:以“灵秀白马、生态休闲”为基本定位,重点建设白马湖滨湖度假产业集群,并通过建设两湖大道,促进白马湖与洪泽湖旅游融合发展。突出康体养生主题,重点打造滨湖度假产品。配套房车营地、专业自行车赛道、越野挑战赛道、服务驿站等若干项目,带动周边乡村旅游的发展,以白马湖旅游度假区为发展引擎,以沿湖乡村旅游建设为补充,内部强化资源保护,外围重点发展休闲度假、养生养老、会议娱乐、休闲农业、自驾车旅游等相关产业,将其建设成为具有鲜明湖区湿地特色的国家级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四镇之老子山镇:分批改造升级镇区绿化、亮化,新上龟山民宿、滑雪场等项目。推动老子山创建道教文化旅游度假区,打造温泉特色小镇,成为洪泽旅游综合改革先行实验区,创建国家级温泉旅游度假区。四镇之蒋坝镇:正式运营天鹅湾温泉综合体酒店,建成滨湖风光带“醉美三公里”、花田湿地等项目,推进民宿、国家运动员转训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河工文化风情小镇,建成全省风情小镇样板区,成为洪泽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先行区,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四镇之西顺河镇:提升张福河渔家风情园省三星级乡村旅游区项目,启动青少年综合素质户外拓展训练基地、国防军事教育训练基地和军事主题影视基地建设,将国蟹园景区打造成集观光体验、休闲垂钓、水乡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湖边生态休闲景区。打造全省知名的渔家风情小镇、军民融合特色小镇,争创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四镇之岔河镇:完成作为白马湖农业公园启动区的李庄乡村旅游点,形成接待能力;开发王骆殿岛省级传统村落,配套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打造慢生活、慢体验的田园水乡特色小镇,和白马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共创省级旅游度假区。十村:除旅游特色镇以外的五个镇(街道)都要培育两个旅游特色村,结合本村实际,合理利用自身优质资源错位发展,各具特色。
四、全位完善旅游配套,为创建工作锦上添花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着力推进景区景点及旅游道路沿线的环卫、照明、休憩建设,改善水电、通讯、医疗、厕所、停车站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增强品牌效应。推进旅游路网建设,全景化打造一条环绕各景点的旅游绿道,并建成休闲驿站网络。健全旅游标识系统。统一规划和建设公共旅游标识。在全区主要干道和重点景区出入口、重点旅游服务基地等设置道路指示牌、形象广告牌、警示牌等旅游标识。完善智慧旅游功能。建设面向国内外旅游者、旅游企业组织和旅游行业管理的多层面全方位的综合信息应用平台,实现智慧旅游服务、营销、监管三大功能,推动洪泽旅游业向规范化、精品化、智慧化转变。引进旅游专业人才。对旅游企业重点是旅游景区的管理与服务,提出专业化、标准化的引进、培育人才方案,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让他们成为洪泽旅游的形象和名片。
五、统筹旅游创意营销,为创建工作助力造势
旅游经济是“眼球经济”,我们坚持用市场的眼光开发旅游。举办节庆活动推介旅游。利用中国洪泽湖国际大闸蟹节节庆平台宣传推介洪泽旅游,举办“中国洪泽湖水上运动会”、半程马拉松赛、环洪泽湖单车骑行大会等特色活动,不断放大旅游效应,持续为旅游造势,达到借节扬名的目的。利用权威媒体宣传旅游。高标准制作洪泽景区旅游宣传片,主推唱响一首洪泽歌曲,加大在央视等高端媒体的宣传力度。加强与中国旅游报、新华日报等合作,宣传洪泽旅游资源和特色节庆活动。继续和扬子晚报社深度合作,用新思维、新思路、新理念举办特色旅游推介活动,加大洪泽旅游知名度、美誉度的提升。创新方式方法营销旅游。创新宣传平台,让洪泽旅游景区成为长三角自驾游线路图中一个重要节点;与知名网站合作及时发布洪泽旅游亮点,与同程旅游合作筹办万人游洪泽活动;发挥智慧旅游的作用,使网站和景区深度融合;开创思维多种形式推介洪泽旅游。扶持旅游企业、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等经营旅游特产、特色餐饮、旅游纪念品等。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总规编制,制定实施方案。坚持规划引领、特色优先、切实可行的原则,指导全域旅游的工作有效有序开展;二是梳理创建内容,布置创建任务。未来三年,洪泽计划实施旅游项目100个,总投资超220亿元,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实施方案,进一步梳理细化创建目标,尽快召开动员大会,交办创建任务。三是加强考核督查,严格倒逼推进。结合创建任务和时间节点,实施倒推机制,细化工作任务,确保创建任务高质高标完成。四是选择典型案例,注重学习借鉴。选择全域旅游工作开展较成熟的城市,有针对性地学习拜访交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在全域旅游创建中少走弯路,事半功倍。五是搭建融资平台,健全推进机制。架构全区融资平台,尽快建立全区旅游一盘棋的投融资推进机制,成立洪泽区旅投公司,进行实体化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