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樟煜署刘迪九字手卷
乔守敬赠敷卿行书扇面
潘祖荫的行书对联
俞铭璜使用过的油灯
华东印钞厂文件箱
日前,宝应博物馆邀请市文物专家组对馆藏文物和乡镇革命文物进行鉴定,共评定出24件珍贵文物晋升为国家三级文物,其中,馆藏文物13件,乡镇革命文物11件。
新晋级的文物中,既有查升、陈希祖、沈初、潘祖荫、翁同龢等大家的作品,也有冯煦、乔崇让、乔守敬等宝应文化名人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李樟煜署刘迪九字手卷。刘履恂,宝应人,字迪九,是著名经学大师刘宝楠的父亲。乾隆五十一年举人,曾任国子监典簿,著有《秋槎杂记》,与其堂弟刘台拱、子刘宝楠同为扬州学派代表人物。该手卷除卷头有李樟煜的题字外,还有刘文淇、吴让之、梅植之等众多名人题跋。
乔守敬赠敷卿行书扇面更是做工精细。乔守敬,宝应人,清代文学家。工词,语言精炼含蓄,风格疏淡,寄意深婉。扇面精致玲珑,设计匠心独具,不负我国拥有“制扇王国”之称的盛名。
当然,潘祖荫的行书对联更是引人注目。潘祖荫,字东镛,吴县人,咸丰二年一甲三名进士,光绪年间官至工部尚书。因出身于名门,世代高官厚爵,家藏碑版拓本、名家书画极丰。见多识广,有较高收藏鉴赏能力。其书法传承“二王”,又旁参明清大家。通经史,精于书法。行书对联流畅自然,字迹刚劲有力,绝弃矫揉造作之态,称得上是天骨秀成、风神自在的佳构。
在革命文物中,值得一提的是俞铭璜使用过的油灯。这个油灯上直径10.3厘米,下直径15厘米,高32.5厘米,保存完好。俞铭璜是著名文艺理论家,素有“苏中才子”的美誉,历任新四军苏中区党委宣传部部长、华中工委宣传部副部长。苏中版《毛泽东选集》就是由时任苏中区党委宣传部部长俞铭璜主持,为了适应整风运动后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毛泽东思想的需要而组织出版的,在宝应射阳湖冲林村一座古庙印制的。这是在中国出版史上值得纪念的一页,是苏中地区军民掀起学习毛泽东思想高潮的一个历史见证,也是主编俞铭璜对于中国革命事业和弘扬毛泽东思想的一份不朽贡献。这个小小的油灯就见证了俞铭璜为革命事业不断奋斗的点点滴滴,陪伴着俞铭璜策划和编写苏中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日日夜夜,是俞铭璜于抗日战争时期在宝应工作期间留下的重要实物遗存。
华东印钞厂文件箱也是一大看点。这个文件箱是竹制的,长37厘米,宽25厘米,高27.5厘米,保存完好。1945年,新四军在敌后建立的各边区逐渐连成一片,中共华中局决定建立统一的华中银行,发行统一的华中银行钞票。1945年春,一师苏中地区的江淮印钞厂迁至宝应后,即更名为华中印钞厂。该文件箱是华中印钞厂在宝应期间的重要实物。
据了解,宝应博物馆目前共有馆藏文物近4000余件,其中尤以陶瓷器、书法、绘画、拓片为特色。此前,已有国家级珍贵文物270余件,藏品体量及档次,在省内同类型博物馆中居于领先地位。今后,宝应博物馆将进一步加强馆藏文物的保护工作,提升馆藏文物的档次。下一步,宝应博物馆将精心策划各项展览活动,以飨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