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青果巷论坛第四讲—常州商周时期遗址与考古研究

发布日期:2014-05-12  15:57    信息来源:常州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

    2014年5月8下午,青果巷论坛第四讲在文保中心大会议室顺利进行。讲座由中心副书记孙晶晶主持,中心职工黄督军主讲,题目为“文化到文明——常州地区商周遗址与考古研究”。中心领导班子及职工共三十余人到场聆听。

  讲座首先从基本的考古学概念入手,以图片的形式介绍了什么是“遗迹”和“遗物”。然后介绍了商周考古的研究背景和近些年取得的重要收获,特别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的突出成就。

  讲座的重点从夏代的常州开始,指出中原地区夏代时期,常州仍处于良渚文化末期。商周时期常州处于湖熟文化和马桥文化的分界地区,很可能存在一种吸收了两种文化因素的地区类型,从江阴佘城、花山遗址到常州的象墩、寺墩上层遗址,探讨了“先吴”文化在常州的分布。春秋战国时期,常州已经纳入了吴文化的范畴,并作为早期吴国的中心,分布了大量的遗址遗迹。最后,以三个专题的形式,论证了常州地区商周考古的几个重点:一是良渚文化的消失与中原因素南下;二是吴国城址研究;三是吴越大墓的比较研究。

  讲座历时一个半小时,大量的图片和考古现场资料让与会人员了解了常州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考古资源,也加深了大家对于考古工作的了解,对今后常州地区地下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