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过论证的《苏州市东山镇杨湾古村落保护与建设规划》即将全面启动,杨湾古村落将进行全面整修,预计年内正式开工。 杨湾古村始建于宋室南迁后,兴盛于明、清、民国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一直是东山西南部的主要商埠和水运码头,古街全长1461米,两旁民居林立,高墙四起,古朴而恬静,街面两侧青石咬口路面均以小青砖侧砌铺设,并有不同花纹,连接着朱家巷、居巷、六扇巷等南北,东西向的街巷28条,明清建筑依街而建。其中,轩辕宫最早建于唐朝初期,以后多次重建或重修。著名建筑学家陈从周教授等考定,现存的轩辕宫正殿,庭柱、檐柱及大部分梁架、斗拱等木结构都是元代遗物;殿内的彩绘构图简练,云龙体态雄浑,体现了早期苏式彩绘的风格特征。 9公顷核心保护区中,拥有轩辕宫、明善堂、怀荫堂等3处全国文保单位及崇本堂、锦星堂、久大堂、纯德堂等4处市级文保单位,拥有控保单位57处,境内现保存有29638平方米明清古建筑群落,形成以杨湾古街为中心区域并向左右两侧辐射的历史街区。 为了更好促进老街的保护与发展,苏州编制了《苏州市东山镇杨湾古村落保护与建设规划》。2012年,杨湾村成立了杨湾古村保护和发展管理办公室,并进一步制定了《详规》,编制了《东山杨湾老街环境整治设计方案》。今年3月,杨湾村委会注册成立苏州杨湾古村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机构的完善促进了古村落保护工作的开展和深化。
根据规划,修复保护后的古村落将形成三个历史建筑重点游览区、两个历史建筑一般游览区、一个生态景观游览区和一条杨湾古街游览轴。其中三个历史建筑重点游览区为轩辕宫历史建筑重点游览区、明善堂历史建筑重点游览区、怀荫堂历史建筑重点游览区。同时规划建设一个生态景观游览区。项目整治将注重延续杨湾古街传统建筑风貌,彰显杨湾古街的整体文化遗存价值。梳理总体布局,整合建筑肌理,在立面改造工程中力求做到“修旧如故”。控制改造建筑的体量和檐口高度,层数以1-2层为宜,930米的明代古街在地面铺装时最大程度保留其原真性,恢复两侧排水明沟,特别是保护古街的生活肌理。